神垕镇:钧瓷窑火、生活百态交织出春日多彩画卷
发布时间: | 作者:
春日的凤阳山脚下,丹江水蜿蜒入户的汩汩声与钧瓷开窑的清脆裂釉声交织成韵。在这里,老人们围坐笑谈声与游园广场的孩童嬉闹交响成章;钧瓷窑火映照着陶艺家专注的身影,创客基地的咖啡香与千年窑变的釉色奇妙碰撞。
这里没有城乡二元对立的迷茫,只有一幅"丹江水润万家、钧瓷火映百业"的共生图景——从基础设施"毛细血管"的全面疏通,到特色产业"造血功能"的迭代升级,再到公共服务"幸福半径"的持续延伸,神垕镇用“破壁思维”将“城乡选择题”改写为“共生方程式”,以破竹之势闯出了“城市让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融合新范式。
春和景明,走进位于凤阳山脚下的凤阳山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环境宜人的小区景象。几位老人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下,悠闲地坐在长椅上唠着家常,欢声笑语不时传来,宛如一首动人的乐章,谱写着社区和谐的篇章。
我们农村现在可一点都不比城里差,不仅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还家家户户吃上了‘丹江水’、通了网线,楼下有超市,出门是游园,生活特别便利,城里人有的,我们一样也不少。”村民张雅的话语里满是满足。
下午三点刚过,杨岭村村部的老年活动室渐渐热闹起来。老人们纷纷来到这里,有的下棋,有的看书,有的锻炼身体,好不惬意。
“我喜欢下棋,平时吃完饭没啥事,都会来这里找老伙伴们下下棋、聊聊天。感觉可高兴,真是赶上了好时候,日子越来越好了。”杨岭社区居民赵国玺今年八十多岁了,身体健朗,谈笑风生。
“镇里每年都会为我们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另一位老人补充道。
“每年重阳节,村里还安排我们吃‘大餐’。”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诉说着如今的“好日子”。
民生连着民心,安民才能富民。近年来,神垕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展。紧扣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坚持人民健康至上,加强镇卫生院建设,以医院为平台、社区为依托,打造社区家庭全生命健康管理的生态系统。同时,每年为20个村(社区)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此外,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坚持文化资源下移,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聚焦特殊人群,以解困为出发点,全方位织牢救助兜底保障网。同时,做好技能培训,推动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据统计,2024年已开展各项培训1300余人次,联合市人社局开设电焊、叉车、抖音直播等培训课程,为120余人颁发技能证书。
如今,神垕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群众生活越来越便捷。广大农民在看病、上学、养老、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更有保障,城乡差距不断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