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博物馆】守艺·焕新:走进天宝钧瓷博物馆
发布时间:Jul 27, 2025 | 作者:
今天让我们走进天宝钧瓷博物馆位于禹州神垕镇两万平方米的天宝钧窑博物馆内860件展品静候启幕七十二道工序的轮回从这里启程每个清晨历史都重新开始。
面对钧瓷行业曾经的困境,艺术总监娄帅雨回忆道:“2015年以前,神垕镇的钧瓷产业以生产和销售为主,但缺乏深度体验。” 谈及建立博物馆的初衷,他说:“我希望让游客亲身感受钧瓷的72道工序,于是设计了研学六大项——钧瓷讲堂、开窑仪式、手拉坯体验等,让文化‘活’起来。” 对比工艺的变迁,馆长张梦涵指出:“过去柴烧、煤烧成品率低,釉色以铜红、天青为主;如今工艺改进,新增玉石釉、金斑釉,成品率也大幅提升。” 钧瓷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博弈 被问及钧瓷最关键的技艺,厂长徐家豪毫不犹豫地说:“天气、窑温、季节都会影响釉色变化,冬天和夏天的效果截然不同。” 艺术总监娄帅雨感慨:“钧瓷一半靠人,一半靠天。塑形、上釉可控,但窑变却是‘天赐’——风雨阴晴,一窑可能全毁,也可能惊喜满窑。” 创新与未来:如何让传统走进现代? 关于窑变技术的创新,艺术总监娄帅雨认为:“要在传统基础上突破,比如融入极简、抽象艺术,吸引年轻一代。” 展望未来5-10年,馆长张梦涵表示:“我们将通过手拉坯、泥塑等互动体验,连接年轻人的情感需求,让钧瓷文化真正‘可传播、可共鸣’。” 每一道釉色 都是时间写给大地的情书 神垕镇的窑火 永远有人续添薪柴 给年轻一代的寄语 当被问及对学徒的建议,厂长坚定地说:“耐心!失败是常态,失败的多自然就能从中吸取教训。” 当最后一缕日晖褪去温度 展柜中的钧瓷开始悄然舒展—— 暗影里 深红釉色继续晕染 天青的冰裂纹开始蔓延 所有被定格的完美 都在暗处 持续着它们的窑变 真正的传承 从不是复制光芒 而是守护那些仍在窑变的可能
- 上一篇: 禹州钧瓷闪耀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
- 下一篇: 禹州市戏曲节:暑期惠民演出城区专场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