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药交会】Day5:禹州广顺合作社:科技赋能道地药材,丹参种植闯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Sep 15, 2025 | 作者:
在禹州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位于范坡镇姚召寺村的禹州市广顺种植合作社,以标准化种植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400亩丹参田里种出了产业兴旺的 “新希望”,成为禹州道地药材培育与乡村增收致富的生动样板。
先带头人引领:10 年种植 “老行家”,交出亮眼收益答卷 能交出这样的 “成绩单”,离不开科技与标准的双重赋能。为响应禹州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号召,广顺合作社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成功创建省级和禹州市级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更与省农科院专家深度合作,科学培育出优良丹参品种 ——“郑丹 1 号”。该品种于 2022年底通过河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业委员会鉴定,在抗病性、适应性上远超传统品种,从源头保障了药材品质。 种植过程中,合作社还全面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减少资源浪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落地见效,通过安装诱捕器、施用生物菌剂,有效预防茎线虫、根腐病等常见病虫害,既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守护了药材的 “绿色属性”,又节约了种植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综合效益。“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技术,不仅活儿轻了,药材质量还更好了。” 在基地务工的村民许松琴说:“在这里干活每天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如今,广顺合作社已成为范坡镇 “药商 + 种植合作社 + 药农” 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发展不仅壮大了自身,更带动了区域道地药材种植的标准化进程。依托禹州中医药产业的整体优势 —— 全市现有药材种植品种40余种、总面积稳定在50万亩、年产中药材9万吨、年产值7亿元,且与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等院校共建8个产学研基地 —— 广顺合作社正从 “单打独斗” 走向 “抱团发展”,与其他种植主体共同擦亮禹州丹参、禹白芷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 “金字招牌”。 “药交会是禹州中医药产业的盛会,也是我们展示成果、寻求合作的好平台。” 杨红彬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将以药交会为契机,继续扩大丹参等道地药材种植规模,同时探索中药材初加工、产销对接等延伸环节,朝着 “科学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的方向迈进,不仅要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更要为禹州中医药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注入更多 “药香” 动能。 从一片丹参田的生机盎然,到整个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向上,广顺合作社的故事,正是禹州以道地药材为纽带,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生动缩影。药交会将至,这座 “华夏药都” 正以更优的品质、更强的实力,向世界展示中医药产业的 “禹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