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献礼钧瓷文化旅游节!距开幕还有5天
发布时间:Sep 24, 2025 | 作者:
周松建,1963年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出身于钧瓷世家,师从其父周有老艺人。周有老艺人是新中国钧瓷恢复奠基人之一,曾参与1955年钧瓷复烧工作,师从钧瓷老艺人卢广东。
周家制瓷历史可追溯到至元七年(元代1270年),古窑遗址出土的残片刻有“钧洲西吴镇至元七年周家造”字样,印证了周家先祖在元代就在神垕镇有烧制钧瓷的历史佐证。周家钧窑现院内还有一座明末清初的古窑遗址,为现今神垕镇保存最完整且最大的一座古窑遗址。自幼耳濡目染的周松建,1982年进入禹县钧瓷一厂,从成型、烧成车间起步,后来经厂里推荐赴河北邯郸陶瓷学校系统学习陶瓷工艺,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后来经过创建周家钧窑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系列成瓷工艺与技术,完善了钧瓷的工艺与釉色创新。
2003年,周松建创建了禹州市周家钧窑有限公司,以“传承文化,缔造经典”为宗旨,沿袭唐宋钧官窑工艺,擅长器型创新、釉色研制开发和传统烧制技艺,曾参与特大型钧瓷双龙花瓶研制项目,荣获河南省乡镇企业科技成果一等奖,被毛主席纪念堂等机构永久收藏。在釉色上,经过不断尝试探索研制出“翡翠飘红”“红珍珠金”“蓝珍珠金”“蓝金釉(炉钧)”“孔雀羽衣”“落英缤纷”等重要钧窑釉色,多次发表钧瓷釉色方面的论文。在烧制技艺上,擅长钧瓷烧制一整套技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完善,创新出炭烧煤窑烧制技艺,在烧制上获得成功,取得了炭烧大窑的烧制技艺。在理论创新上,他发表了《钧瓷艺术的价值与收藏》《钧釉中铜的呈色》等论文,积极推动钧瓷理论发展。其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予国际政要,累计荣获“百花奖”“大地奖”等国内外奖项200余项,六度入选《中国邮册》。2008年,《怀柔天下》赠联合国副秘书长阿沙·罗斯·米基罗;2009年同款作品赠菲律宾总统阿罗约。2014年,《中国梦》被圣马力诺共和国总统收藏。2023年,《莲开天地》《怀柔天下》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松建培养出多名传承人,并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慈善捐赠活动。2021年河南洪灾期间,他捐赠钧瓷作品及现金支援救灾。
周松建认为:“钧瓷之美在于窑变天成,火的艺术需‘天时、地利、人和’。”他主张创新应扎根传统,反对盲目堆砌装饰,强调“回归本源的创新才有生命力”。其作品如《静莲如意尊》《荷口瓶》被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充分彰显了钧瓷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从千年古窑的守护者到国礼匠人,周松建以火为笔,以泥为墨,续写着钧瓷的传奇。正如他所言:“传承是钧瓷的根,创新是它的魂。”在钧瓷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周松建与周家钧窑正以匠心铸就新时代的“窑变”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