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柿染秋色 “柿”业正红火——禹州刘门以“柿”为媒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Oct 21, 2025 | 作者:
金秋时节,柿果满枝。
10月19日, 第四届“中原柿乡 魅力刘门” 柿子文化旅游节在磨街乡刘门村热闹启幕。

漫山红柿如灯笼高悬,
吸引八方游客打卡,
一场以“柿”为媒的文旅盛宴,
让小山村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活力。
走进刘门村,秋日的山野被红柿染透——山坡间、院落旁,一串串饱满的柿子缀满枝头,泛着鲜亮光泽,宛如闯入红色童话世界。游客们穿梭林间,或举着手机定格美景,或亲手摘下柿子品尝,欢声笑语萦绕山间。

游客 温女士:
“早就听说刘门的柿子有名,今天特意带着孩子过来放松一下心情。”
本届旅游节以“赏柿景、品柿味、享柿趣”为核心,在传统采摘体验之外,更串联起民俗展演、柿子美食展、摄影大赛等特色活动。舞台上,村民自编自演的锣鼓、戏曲轮番上演,鼓点铿锵、唱腔悠扬,台下掌声不断;美食区里,柿饼、柿糕、柿子酒等衍生品琳琅满目,酸甜软糯的口感让游客直呼“甜到心坎里”。作为有着百年柿子种植历史的村落,刘门村正以“柿”为桥,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如今,依托柿子文化旅游节,“中原柿乡”的品牌越叫越响,从柿子种植到采摘体验,再到农产品深加工与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刘门村党支部书记 李海亮:
“这是我们第四次举办柿子文化旅游节,每年游客都在增加。今年我们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就是想让游客既能欣赏美景,又能体验民俗、品尝美食。” 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更让果农们尝到了“甜头”。以往柿子成熟后需带到乡镇售卖,如今游客上门采摘,不仅售价更高,还省去了运输功夫,实实在在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果农 刘会芳:
“以前柿子熟了只能自己拉去乡上卖,现在游客上门来摘,价格卖得好,还省了功夫。这旅游节一办,我们的柿子根本不愁卖,一年能多赚好几千块!” 目前,刘门村的柿子正处于最佳观赏与采摘期,此次文化旅游节将持续一个月。红柿映红的不仅是山乡秋色,更映照出禹州以特色文旅激活乡村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生动图景,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刘门村党支部书记 李海亮:
“下一步,我们刘门村将持续做好柿饼、柿子醋、柿子酒等柿子产品,做大柿子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真正受益。”
- 上一篇: 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中原大地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 下一篇: 科技点亮钧瓷产业,会市携手赋能禹州高质量发展